![]() |
|
|
|
||
第五讲 基础图案色彩的运用 一、图案色彩练习前工具的准备 在经过前期的黑白技法图案的设计后,初学者将要进行图案色彩的训练。图案色彩的绘制不同于一般的写实色彩的绘画方法,它需要配备一定的工具来进行。熟练地运用工具来进行图案的创作,对每一位初学图案的设计者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。 工具分为:笔具、器具、纸张、颜料及调色盒、盘等。 1.笔具:小狼圭、紫圭、羽箭类毛质较挺直、有弹性的毛笔,适用于勾线、点缀及小面积着色。衣纹笔、叶筋笔等也较适合于勾线及小面积上色。白云类毛笔则毛质柔软含色量较多,可适用于涂面积较大的色块。另外还需准备一些底纹笔、水彩笔之类的笔锋较宽的笔,以用来刷涂底色及大面积色块。以上所列的笔具,最好能每种配备一至二支,供作图时选择。 2.器具:指一般的塑料直尺、三角尺、量角器、曲线板。另外还有圆规、直线笔等。这些器具也是设计图案时必不可少的工具。最好也准备一套。 3.纸张:一般需准备一些草图用纸,如白报纸、白信笺或较廉价的白纸即可。 正式图案需买些较好的纸张,如白卡纸、白版纸及较厚些的绘图纸。以保证正稿的质量,也有利于保存。 拷贝时需用透明度较好的纸张,如硫酸纸等。 4.颜料及调色盒:使用的颜料主要以水粉颜料为主(也称广告颜料),有瓶装及管装两种。一般以管装最佳,因管装颜料品质较细,适合于设计使用。水粉颜料的覆盖力较强,有利于修改画面,但有时画水色法时,也可使用一些水彩色。水粉颜料 种类很多,一般选用12色或18色即可。白颜色需多准备一至二支。调色盒和调色盘各需准备一至二个即可。调色盘大些更好,便于调色时使用。
二、图案色彩的基本原理及技法训练 图案色彩不同于一般的写实色彩,它要求有很强的装饰性。每一幅图案的色彩需控制在一定的套色之内,给人的第一感觉应是色彩鲜明,对比强烈,套色简练而恰到好处。图案色彩不需摹拟自然景物的色彩,而只要求色彩具有很明快的装饰效果。配色时设计者可自由选择能达到设计意图的任何色彩。下面几种图案色彩的练习方法,是初学图案设计者入门时需掌握的最基本方法。 练习一 色彩表现技法训练 通过此项训练,让初学者熟悉并掌握图案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一些基本技法。 1.平涂法:将调好的色彩,均匀地、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。调色时应注意颜料的浓度,太干涂不开,太湿又涂不匀,颜料要浓淡均匀,否则会影响到画面的效果。 2. 勾线法:在图案中用不同特点的线进行勾勒,会得到不同的效果,增加画面的层次,协调画面的色彩关系。 3.推移法:利用色彩的推移法,可使图形色彩更加富有层次感,整体又有变化。方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或色相的转换进行多层变化。 4.水色法:利用颜色能在较多的水分中自行混合的特点,将不同的色彩着于已有水分的图形中。经过调和的处理,可得出色彩自然混合的效果。 5.晕色法:方法是将所需晕色的两种色彩先画到画面上,两色中间可适当留出空间,然后再用一支干净的、略带水粉的笔将两色来回涂抹,直至得出所求效果。也可将两色在调色盘里调好再涂到画面中。这种晕色法的效果有柔和、过渡变化自然、色彩层次多等优点。 6.点绘法:方法是以点为主,用点的疏密点缀于画面中,使形体得出虚实、远近晕变的特殊变化效果,点的大小尽量均匀,否则整体效果会受到影响。
练习二 几种色调的变化训练 图案色彩的色调大体分为冷、暖、灰等三种基本色调,但我们在训练时,可进行更为细致的色调训练。如以下七种色调是最为必要的练习。 1.同类色色调:即将一个单色调入白色或黑色,使画面色彩出现深浅变化的色调,既谐调又统一,色彩虽单纯但很素雅。调此色调时要注意明度的深浅变化,面积比例安排得当。切不可出现深浅失衡的效果,否则色调会过亮或过暗。 2.类似色色调:即色轮表中同在60°-90°的相接近的色彩,如红、橙、黄及蓝、绿、紫都分别属于类似色的范围。与同类色相比,色彩选择稍多变化(参看色轮表)。这种调子的变化因色距较近,虽有变化但很容易协调,因它们中都含有相同色素。很多图案的调子中,类似色的调子被普遍采用。 3.对比色色调:指色轮表当中与120°-180°相对应的色彩,我们都称为对比色,其中我们熟悉的红——绿色、黄——紫色、青——橙色都是属于对比色。其中红—一绿色对比在图案中最为常用,有“万绿丛中一点红”之称,色彩对比强烈,衬托性较强,两色在并置时如作些面积、强弱、中间色间隔等手段,效果更佳。 4.高明度色调:整个画面的色彩均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,每个色彩均加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或浅色(如淡黄、浅绿等),力求色调明亮、淡雅的效果。 5.中明度色调:此类调子均保持深色和浅色的均匀配制,并使色相保持中等明度的效果。色彩的纯度上变化不大,可配入部分较浅或较暗的色彩,但主体色块仍以中明度色彩为主,如我们常用的土黄、朱红、赭石、湖蓝、草绿等色,基本属于中明度色相。 6.低明度色调:要求所采用的色彩为明度较低、较灰,色彩纯度偏弱,此类调子一般多选用较深色彩,如黑色、深蓝、深红、深褐及深绿等色来调取。在低明度色调里也应增加少量的中、高明度的色块,以加强低明度色调中的层次,以免出现暗色一块的沉闷效果。低明度色调的特点是色泽深沉、稳重、谐调。 7.高纯度色调:运用纯度较高的色彩进行设计,尽量保持每套色的鲜明度,使画面具有对比强烈、色彩明快的效果。 8.低纯度的色调:根据低纯度色彩的特点,多调用较趋灰性的色彩来着色,保持画面始终呈现一种色调典雅、协调的整体效果。
练习三 套色的训练 为了更加熟练地运用色彩,初学者应该有意识地去选择和控制用色,这也是因为由于在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中,它关系到生产成本、印刷工艺的限制,所以应以最少的套色,赢得最好的效果。 在套色限色的练习中,应运用以下两个用色的技法。 第一个方法是色彩的循环应用。就是将所选择的二三个套色间进行穿插重复运用,尽量控制套色的增加,因套色少,还应注意套色间的明度、纯度的变化,如可用一个明度高的色彩和一个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相配合,使画面的色彩层次感不因套色的简单而受到削弱。 第二个方法是采用白色来穿插使用,因为白色在设计及生产工艺中,一般以白纸为白色,可不计入套色,所以在设计中,要学会灵活运用白色的功用。这样无形中可多用一个套色和层次的效果。 套色的训练可从二至六个套色来分别训练。
练习四 色调变化训练 此种练习是以同一构图,同一画面进行不同色调的训练,以达到让设计者灵活运用色彩的调配规律,熟练地画出不同的色调效果,为产品的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。设计时可进行四至六种色调的训练。
三、图案色彩设计的基本步骤 步骤(1)设计草图:可用铅笔在一般的草稿纸上将构思画出,并逐渐确定下来。 用透明拷贝纸将草图拷贝下来。 步骤(2)先着底色再拷印:如图形有底色,先将底色平涂好,待干。如没有底色可直接上色,将拷贝纸上的图形用硬铅笔(如 3H型铅笔)把图形拷印到已打好的干底色上。用力大小视印痕清晰度来定。 步骤(3)着色:将调好的色彩用所需技法描绘到拷贝好的底色上。(附步骤图) |
|
|||||||||